首先说,大学生基本都要考四六级,但有不少人不知道它还有个口语考试。与让无数人抓狂的雅思托福相比,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上面。
不过毕竟也是个证书,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,如果不是为了考证可能很多人早把英语丢一边了,趁此机会报个名练练口语,在准备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,而不是一味关注考试结果。
很多人可能跟当时的我一样,对这个考试还不太了解,我先来简单说明一下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内容。
大学英语四、六级考试口语考试( CET Spoken English Test ,简称 CET-SET ),是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3力的英语考试。一年两次,分别在5 月和 11 月。成绩查询时间,分别为每年的八月和二月的中下旬,与笔试成绩一同公布。
1、 考试形式
CET-SET 考试采用机考形式,每场考试由 2 名主考和 3 (或 4 )名考生组成:
2、 考试内容:
(1) 自我介绍(Self introduction):自我介绍;20秒
(2) 短文朗读(Read aloud):朗读一篇短文;准备时间45秒,朗读时间1分钟
(3) 简短回答(Question& answer):回答与所朗读文章相关的问题;每题20秒
(4) 个人陈述(Individual presentation):准备时间45秒,答题时间1分钟
(5) 小组互动(Pair work):考生根据设定情形进行交谈,准备时间1分钟,答题时间3分钟
3、 评分标准
5 分
· 语法和词汇基本正确
· 表达过程中词汇丰富、语法结构较为复杂
· 发音较好,但允许有一些不影响理解的母语口音
· 在讨论有关话题时能进行较长时间的、语言连贯的发言,但允许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而造成的偶尔停顿
· 能够自然、积极地参与讨论
· 语言的使用总体上能与语境、功能和目的相适应
4 分
· 语法和词汇有一些错误,但未严重影响交际
· 表达过程中词汇较丰富
· 发音尚可
· 能进行较连贯的发言,但多数发言较简短
·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停顿,有时会影响交际
· 能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,但有时内容不切题或未能与小组成员直接交流
· 语言的使用基本上能与语境、功能和目的相适应
3 分
· 语法和词汇有错误,且有时会影响交际
· 表达过程中词汇不丰富,语法结构较简单
· 发音有缺陷,有时会影响交际
· 发言简短
·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,影响交际,但能够基本完成交际任务
· 不能积极参与讨论,有时无法适应新话题或讨论内容的改变
2 分
· 语法和词汇有较多错误,以致妨碍理解
· 表达过程中因缺乏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影响交际
· 发音较差,以致交际时常中断
· 发言简短且毫无连贯性,几乎无法进行交际
· 不能参与小组讨论
了解四级口语考试基本情况后,来看看到底要如何准备吧
各类口语考试不论难易程度和考试形式,归根结底都落到如何提高口语上,只不过针对不同考试特点存在一些差别。口语水平在考官看来无非就是你的发音和流利度和表达能力,而四级对你的要求不会很高。我们根据它的题型分别作准备。
1、 自我介绍
这是唯一可以充分提前打好草稿的部分,不过总共也就20秒,切记不可长篇大论,简短介绍自己姓名爱好这些就可,千万不要在这部分想翻出什么水花语出惊人,老老实实介绍自己基本情况。
2、 短文朗读
这部分考的就是你的发音,流利度,断句,材料难度不大,最多和四级阅读材料持平。而且不需要你动脑现场发挥,所有准备工作都是考试前完成的。
这一部分首先要把音标学好,其次是不要读错单词,所以背单词是少不了的,最好也可以去听一听语音课,把握重度弱读连读等规则,我最开始没有系统学习过发音规则,只能想象英文是自己的母语,好让说出来的英语语调比较自然。但这种方法真的只能让你看起来比较自然,还是总感觉哪里不够丝滑。
前几年寒假在家心血来潮,于是就自己在小破站上找各种英语口语发音资源,在我听过的几个语音课程中,推荐两个我觉得比较好的:


前者属于干活提炼的简洁版,后者是BBC出版的官方教程,适合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想系统学习语音的。
3、 简短回答
这一部分是根据前面朗读的短文而提出的两个问题,所以在前面朗读的时候你就要读懂文章大意。每个回答只有20秒时间,所以难度不会很大,也不需要你展开回答,只要你前面朗读的时候看懂了文章这部分就没什么问题。
4、 个人陈述
这部分相当于根据提示口述一篇四级作文,不管你的表达高级与否,用词准确与否,一定要把框架搭起来,让人听出来你的陈述是有条理的。按照总分总的结构,开头先亮明观点,然后再分点论述,最后总结再次强调观点。
平时就像准备四六级作文一样平时就积累一些好的表达,但是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绞尽脑汁去回忆你背过的句子,想到什么用什么,毕竟陈述时间有限。
5、 互动讨论
这部分其实考的是你口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了,毕竟语言最大的功能是交流。这一部分叫互动讨论,所以一定是有来有往,有点像面试里的无领导小组。在这部分准备的时候最好能找个搭档跟你联系,但最好不要跟你差太多,否则达不到效果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本站承接教育培训类商务合作,如有合作需求,请联系我们。